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 > 2025年一季度金融市场积极因素多 多项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2025年一季度金融市场积极因素多 多项增量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

  2024年金融发展成色如何?央行近日发布的2024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2024年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0%,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3%,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1.4%,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

  作为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的领先指标,M1能直观体现市场经济的活力,流动性仅次于流通中货币(M0),M2则同时反映现实购买力和潜在的购买力。

  “M1、M2增速提升是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各项增量宏观政策逐步起效的重要表现。”全国青联委员、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专委会主任、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杨赫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2024年8月份专项债发行提速以来,财政资金拨付支出明显加快,大量的财政存款转化为企业和居民存款,推动M1、M2增速上升。其次,在地方政府债务和房地产市场风险得到缓释的带动下,经营主体的预期正逐步改善,社会融资需求回升明显。此外,2025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带来的错位效应使企业集中发放工资和奖金的时间随之提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居民活期存款增长并带动M1增速提升。

  央行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在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钟林楠看来,居民中长期贷款由于2024年12月地产销售改善而好转。他认为,2024年前11个月新增人民币信贷明显同比收缩,2025年有望重回同比正增长。

  “2024年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余额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表示,从结构上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呈现四方面特点,即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合理增长、金融体系配合财政持续发力、企业债券融资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外融资中的信托贷款同比多增。

  回顾2024年货币政策的调整轨迹,央行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调整)力度都是近年来最大。”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贷款利率稳步下行,12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为3.43%,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0.88个百分点。

  他尤其提到在利率传导上,央行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来自信贷结构优化方面的数据是:2024年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继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对此,宣昌能解读称,央行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4年年末,银行营销对接项目达2.2万个,已签订贷款合同等待企业随时提款金额达到8389亿元。”

  “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央行新闻发言人、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做好“五篇大文章”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他举例说,科技金融方面,除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外,央行深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优化科技企业跨境融资制度机制,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体系。在绿色金融方面,央行优化碳减排支持工具,在上海试点将支持范围扩展到低碳转型。在普惠金融方面,央行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2%降到了1.75%,额度增加了1000亿元。“目前,各领域政策框架基本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五方面实现全覆盖,成效持续显现。”邹澜说。

  对于下一步政策考虑,邹澜介绍,央行将制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政策举措,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举措方向包括三方面,即强化正向激励,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拓宽融资渠道。